您如何評估加密協定或產品的成功與成長?在 Web2 中,行銷人員有多種衡量成功的策略。而在加密領域,尤其是在 L1、L2 和協議領域,行銷策略仍在製定中。有些指標尚不可用,有些指標不那麼重要,還有很多指標需要針對區塊鏈進行重新思考。
我曾與許多成長和行銷負責人交流過,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儀表盤,這很正常,因為對於 L1 或 L2 來說,成長的定義與 DeFi 協議、錢包或遊戲的定義並不相同。讓我們更廣泛地探討這些差異:
L1 和 L2 的 成長都與使用者和開發者社群息息相關。我們可以透過查看 L1 和 L2 的月活躍地址 (MAA,Monthly Active Addresses) 以及人們在其上建立的應用數量來衡量其成功與否。 MAA 的成長而應用的成長卻不顯著,這可能僅僅意味著少數熱門應用程式或垃圾應用程式的存在;理想情況下,兩者應該同步成長。在這種情況下,行銷長 (CMO) 的角色,除了推廣協議本身之外,更像是社群的行銷引擎。
協議的基本成長指標是使用者數量、交易量以及總鎖倉價值(Total Value Locked,TVL)-即存入協議智慧合約中的資產總價值,或總保障價值(Total Value Secured,TVS)-協議保障的資產總價值。雖然 TVL 是一個備受爭議的指標,但結合下文討論的其他指標來看,可以大致了解協議的成長情況。一位創辦人分享,他們也計算「活躍 TVL」的「資本成本」,即為了獲得一定的鎖倉價值,他們需要提供的獎勵金額與由此帶來的費用或鎖倉價值之間的比率。
基礎設施和其他軟體即服務 (SaaS) 的成長通常與單一產品的成長有關。例如,開發者平台 Alchemy 專注於每個產品線內的客戶和收入成長,這與我們在傳統 SaaS 公司中看到的類似。更具體地說,專注於現有客戶留存的經常性收入百分比或總收入留存率 (GRR) 表明產品具有黏性且客戶群穩定,這對於衡量經常性收入至關重要。淨收入留存率 (NRR) 也考慮了追加銷售,並反映了增加現有客戶群收入的能力。
錢包和遊戲的成長看起來也更傳統(與上面的 SaaS 範例類似)。但在這裡,它關注的是使用以下指標來衡量整體使用情況和收入:
· 每日活躍地址(DAA),每天在網絡上活躍的唯一地址數量
· 每日交易用戶數(DTU),即在網絡上進行創收交易的唯一數量
每個用戶平均收入(ARPU),特定時期內從用戶或客戶產生的收入然而,如果涉及代幣,那麼代幣價格和持有者分佈就會受到影響,但即使是這些指標也取決於你的目標。例如,你想要大量小額代幣持有者,還是少數的巨鯨?這取決於你的產品或服務的類別、階段和策略,你需要選擇適合的衡量指標。 #p#分页标题#e#
那麼,如何建立公司專屬的指標儀錶板呢?以下是一些潛在的指標建議,並結合它們在行銷漏斗中的位置提供更多洞察。但最終,你需要決定測量什麼、如何權衡每個指標的重要性,以及如何根據數據採取行動…
如客戶獲取成本(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,CAC)、客戶生命週期價值(Lifetime Value,LTV)和每用戶平均收入(Average Revenue Per User,ARPU),是理解客戶獲取工作的成功與效率的核心指標(以下我們將定義這些指標)。
雖然這些概念在傳統 SaaS 中已被廣泛認可,但在加密領域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,因為這裡的“客戶”通常指的是“錢包”,而價值創造的形式也有所不同。我們將在下文重新定義這些指標,並探討其在加密領域的獨特細微差別。
客戶獲取成本(CAC)是指獲取一個客戶的總成本,可以透過幾種不同的方式來衡量:
·廣義上講, 是將總獲客成本除以新客戶總數來計算的。它告訴你在所有管道為每個新客戶支付的平均價格——不僅包括獲客成本,還包括自然成長成本(這使得你很難看出哪些具體的成長策略正在推動業績成長)。
· 另一方面,付費 CAC 僅專注於透過付費行銷獲得的客戶。很多時候,團隊「漫無目的地」投入付費行銷,卻沒有衡量效果。付費 CAC 可以反映獲取這些客戶的成本,以及特定行銷活動是否真正有效。在加密貨幣領域,衡量這一點尤其重要,因為早期我們就發現許多團隊被付費獎勵分散了注意力,而沒有